中国观赏石产业,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沉淀,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最初赏石理论逐步融入社会文化,到对其多元价值的深度挖掘,再到美学理论的多维度构建,产业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下,观赏石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探寻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引领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已成为行业的重要议题。与此同时,将“赏石艺术融入主流艺术领域,赏石文化走进人类生活”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对推动产业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夯实赏石理论,厚植文化根基
赏石艺术,作为一种古老且独特的文化形态,自2014年成功申遗后,便在主流文化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承和创新赏石理论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深入研究石头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出版专业书籍、举办专题讲座,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石头作为文明见证者的价值。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一系列高质量的赏石文化短视频以及网络课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赏石文化传播得更广、更深。
此外,将赏石文化融入教育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学校开展赏石文化进校园活动,设立相关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对赏石文化的兴趣,为赏石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赏石文化的良好氛围。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还能在未来为赏石产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爱好者。
将赏石艺术融入主流艺术领域,在美学教育领域中,应当把赏石文化纳入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讲解赏石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标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可以邀请赏石艺术家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和展览,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赏石艺术的魅力。
二、深挖多元价值,赋能产业发展
(一)深化科学性研究
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赏石文化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完善赏石学的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与赏石相关的地质学、考古学等课程内容,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的赏石人才。推动科研成果在赏石鉴定和评估领域的应用,开发科学、准确的鉴定技术和评估体系,为赏石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在美学教育中,可以开设相关的科学鉴赏课程,让学生了解赏石背后的科学知识,提升他们对赏石艺术的科学认知。
(二)凸显文化性内涵
以赏石文化为桥梁,促进其与诗、文、书、画等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举办赏石文化节,开展赏石主题的诗词创作、书画展览等活动,丰富赏石文化的表现形式。注重对地域赏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赏石文化品牌。将赏石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领略到独特的赏石文化魅力。在美学教育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欣赏赏石艺术,培养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三)提升艺术性价值
鼓励艺术家积极参与赏石创作,举办赏石艺术创作大赛,激发创作者的创新活力。加强对赏石艺术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举办高端赏石艺术展览,将中国赏石艺术推向国际舞台,提升其在世界艺术领域的影响力,让赏石艺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美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引导他们尝试进行赏石艺术创作,提升审美水平。
(四)优化经济性布局
加强赏石市场的规划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赏石交易市场,规范市场交易秩序。鼓励石商、石农开展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推动赏石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开发与赏石相关的文创产品,如饰品、工艺品等,提高产业附加值。美学教育也可以与产业经济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商业审美意识,为赏石文创产品的设计和营销提供新的思路。
(五)规范金融性发展
金融机构应加强与赏石行业的合作,通过充分调研,开发适合赏石市场的金融产品,如赏石艺术品抵押贷款、投资基金等。同时,建立健全赏石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美学教育中,可以引入金融知识,让学生了解赏石艺术的投资价值和市场运作规律。
三、完善美学体系,引领审美风尚
(一)强化学术研究
设立赏石美学研究专项基金,支持学者开展赏石美学的研究工作。组织学术研讨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深入挖掘赏石美学的独特规律和价值体系。整理和出版古代赏石文献,为当代赏石美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支持。在美学教育领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赏石美学的研究项目,培养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
(二)创新理论探索
积极引入现代美学理论,结合当代审美需求,对赏石美学理论进行创新。研究赏石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融合路径,探索赏石艺术在数字时代的新表现形式,如虚拟赏石展览、数字赏石艺术创作等,为赏石美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美学教育中,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审美趋势,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推动实践应用
在赏石收藏、展览展示和创作实践中,全面应用赏石美学理论。指导藏家树立科学的收藏理念,提高收藏水平。帮助展览策划者运用美学原理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展览空间,提升展览效果。引导创作者依据美学理论进行创作,提高赏石作品的艺术质量。美学教育应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四)丰富创作实践
举办赏石创作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提高创作者的创作技能。鼓励创作者开展跨界创作,将赏石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雕塑、装置艺术等,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开展线上创作交流活动,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创作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在美学教育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赏石创作活动,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中国观赏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从业者的共同努力。通过夯实赏石理论、深挖多元价值、完善美学体系,推动中国观赏石产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赏石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绽放光芒,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绚丽色彩。同时,将赏石艺术融入美学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审美素养和文化底蕴的人才,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5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