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相约,纸短情长,
北国边疆,恭迎殿下,
冰雪晶莹,热情相拥,
虎林相聚,冬日暖阳。
冰雪虎林准备好了,盛装恭候“小金豆”殿下!
(一)我的名字
我叫虎林
我的家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部边境,
完达山之南,乌苏里江畔,
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
这是极寒之地,极东之境,
这里冰天雪地,泼水成冰,
这里有高山滑雪,体验林海雪原,
这里有寒江溜冰,欣赏两国风景。
(二)我的简介
我叫虎林
英文名:Hulin City
电话区号:0467
邮政区码:158400
体量:9334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的千分之一)
人口:25.7万。
家庭住址:黑龙江省·鸡西市
方言:属东北方言系,操虎林特有口音(方言岛现象)
火车站:虎林站
高速出口:建虎和鸡虎高速虎林收费站
机动车地区牌号:黑G……
我的履历:古为肃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清光绪二十年设政,1946年5月建立县人民政府,1996年10月撤县设市。
我的家庭成员:辖7个镇、4个乡、六个农国营农场、两个森工林业局。
(三)我的由来
我叫虎林,
我有一个古老而荣光的身份:我从远古走来,6000年前,女真人始祖乌布西奔妈妈率部来到我的乌苏里江畔,渡江去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为虎林留下了灿烂的渔猎文明。
我的山、我的江都是女真人留下的名字,“完达山”、“乌苏里”、“七虎林”、“松阿察”……每一座山都蕴藏着女真人的生生不息的演化史,每一条河都流淌着祖先开疆拓土的发展史。
进入二十世纪,我的历程艰辛,但我积淀起更加丰盈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我的文化素质。
(四)我的故事
我叫虎林,
我有故事,要骄傲地讲给殿下,
我有五个闻名国内外的红色文化“圣地”:
东北抗联主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具有坚贞不屈革命气节的虎林人民,没有屈服于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从1933年1月至1945年8月,在与日寇进行惨烈抗争过程中,抗联七军代理军长景乐亭组建秘营、第一任虎林县委书记李一平英勇抗敌、毕于民秘密组建第一个党支部、被服厂女战士弃婴救战友和民族英雄高玉山收编土匪组建救国军、警察署起义等红色故事感人至深。在14年的艰苦抗战中,虎林人民群众冒死保护抗日将士,捐款捐物,支援抗战,谱写了军民携手并肩、不畏强暴,坚决铲除侵略者的抗战精神。因此,虎林被国家命名为革命老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二战期间,侵华日军迫使20多万中国劳工,历经12年时间,在此修筑了号称“东方马奇诺防线”的虎头地下军事要塞。1945年8日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盘踞在虎头要塞的侵华日军没有接到停战命令,仍负隅顽抗,在苏军和东北抗联战士的殊死打击下,要塞于1945年8月26日被彻底攻陷,二战因此延长11天才最终落幕,因此,被中国社科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二战终结地”。已成世界上独有的重大历史遗产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珍宝岛精神发祥地——在完达山脉之间有一条玉带似的乌苏里江,江中上游有一个翡翠样的珍宝岛,面积0.6618平方公里,因其两头窄中间宽形似古代的元宝,故此得名珍宝岛。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再次打响,使珍宝岛瞬间闻名世界。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铸就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珍宝岛精神。硝烟远去,精神犹存。如今,珍宝岛战争遗址已成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珍宝岛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中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北大荒精神肇始地——1958年,十万复转军人响应党和国家“屯垦戍边”的号召,相继挺进北大荒,开始了战天斗地、艰苦卓绝的垦荒历程。这其中,先后有四万多复转业官兵来到虎林,虎林成为了军垦的大本营、垦荒队伍的集散地和向北大荒进军的主战场。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复转业官兵用青春与热血把千里沃野“北大荒”变成了良田万顷的“北大仓”,也打造出了永恒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又有数千知青“上山下乡”来到虎林,献青春、洒热血,传承着北大荒精神,创造出具有虎林特色的知青文化。
乌苏里船歌唱响地——《乌苏里船歌》是一首由郭颂、胡小石作词,郭颂、汪云才作曲,郭颂演唱的歌曲,该曲根据赫哲族民间曲调改编,于1962年创作完成。《乌苏里船歌》传唱四方,《乌苏里船歌》最早的唱响地是黑龙江省虎林县,虎头段的乌苏里江一江双色,清纯质朴,风光旖旎,是乌苏里江的起点,生态环境和景观景点引人入胜,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佳地。
(五)我的名片
我叫虎林,
我要自豪地告诉殿下,
我有4张靓丽的名片:
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全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佳休闲度假康养胜地
我叫虎林,
这是我的容颜,我的素面。
保持着远古生态,
守护着原始环境,
赓续着红色文化,
建设着美丽城市。
(六)我的美景
我叫虎林
我有着秀美的容颜,
送给殿下几张倩照,让殿下向往我的:
虎头旅游景区——虎头旅游景区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是黑龙江省唯一1处非城市中心型旅游资源集合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珍宝岛精神发祥地、北大荒精神肇始地,还是黑龙江省旅游名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AAAAA级景区。
珍宝岛湿地景区——位于黑龙江虎林市东部,完达山南麓,保护区总面积4436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29275公顷。珍宝岛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中国森林氧吧”,景点有乌苏里江、珍宝岛等。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今虎林市虎头)周边完达山余脉丘陵中,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东部原中苏边境上的一个军事基地,因为虎头的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恰好处于伯力和海参崴的中心点,扼制苏联远东乌苏里铁路的咽喉,同时它又是远东苏军进入东北腹地的捷径道。
月牙湖景区——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东部,离中俄边疆口岸虎头镇15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月牙湖荷花堪称塞外一绝。荷花约占湖面的四分之一,近千余亩。旅游区拥有揽月楼、度假木屋、湖心木桥、观荷亭,船坞,钓鱼台等旅游设施。
(七)我的特产
我叫虎林
我有让殿下眷恋、着迷的东西,
说两三样,勾起殿下的兴趣:
虎林大米——肥沃土地、优质水体、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共同造就了虎林大米的上乘品质:口感软糯、微甜、香气浓郁。虎林水稻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清宣统元年(1909年)就有朝鲜族人入境种植水稻,到建国前已发展到4410亩,虎林大米也随着播种面积的不断增大而名声远播。早年,王震将军吃过虎林大米后称赞到:“虎林大米很有特点,饭味香,米粒亮!”并且将虎林大米带回北京分送给中央领导品尝。
完达山白酒——出品于黑龙江完达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完达山酒业源于1912年的“德盛泉”烧锅,是黑龙江老字号。百年来,秉承“德盛泉”优美品质、唯美品牌、完美品德师训,坚守“德盛泉”烧锅的老五甑酿造工艺,继承“德盛泉”时代的“窖泥”、“酒海”,选三江平原优质红高粱、玉米、小麦、水稻为原料,用完达山的水,精心酿制独具北大荒特色的完达山牌浓香型白酒,口感绵醇,唇齿留香。其“完达山老窖”品牌已成为虎林这座城市的地标产品。
黑蜂产品——绵延的完达山脉系东北黑蜂故乡,大部分地貌保持原始状态,森林茂密,椴树蓬勃,蜜粉源植物达200多种,从春到秋花开不断,形成杂花蜜和椴树蜜两个主要流蜜期。椴树花开,喷薄怒放,是商业性采集的主要来源,蜜汁晶莹饱满,花蜜色泽晶莹,醇厚甘甜,含有更多的葡萄糖、果糖、维生素、氨基酸、激素、酶及酯类,具有补血、润肺、止咳消渴、促进细胞再生,增加食欲和止痛等多种疗效,是蜂蜜中难得的佳品。
乌苏鲤——乌苏鲤是以乌苏里江鲤鱼(野鲤)为代表的北方名贵冷水鱼类的总称。鲤鲫鲢白鳜,马哈鲟鳇虫虫鱼……仅形成捕捞量的就有50多种。当地百姓把自己认为最珍贵也最美味的鱼种归类为“三花五罗十八子”。
(八)我的美食
我叫虎林,
我家有着别具风味的美食,
也说上两三样,打开殿下的味蕾:
三花五罗和十八子——乌苏里江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未被污染的大江河之一,盛产大马哈鱼和“三花五罗十八子”等名贵北方冷水鱼类40余种。
乌苏里江烤鱼——乌苏里江的鱼有很多种吃法,最受欢迎并价格便宜的一种吃法就是乌苏里江的风味烤鱼。
赫哲族风味鱼宴——赫哲族风味杀生鱼又叫“塔尔卡”或“塔拉哈”,是赫哲族人饮酒时不可缺少的佳肴美食。
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地道的“杀猪菜”,是由多种菜品组合成的系列菜的总称。虎林有着独特的饮食习惯,杀猪菜别有风味。
(九)我的期盼
我叫虎林,
虎林美,美的不仅仅是一春绿意,一夏清凉;
虎林美,美的不仅仅是一秋果实,一冬冰雪。
虎林最美的是,一片赤诚、一腔热情;
虎林最美的是,一寸追梦心,一身创业胆。
我叫虎林,
我诚挚邀请殿下,
邀您来,感受历史之陶、文化之养、红色之染。
邀您来,体验大山之峻、平原之阔、界江之色。
邀您来,享受生态之美、绿色之醉、银色之洁。
虎林是全中国和全世界的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