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福来福往 美美与共”实践队走进长乐,深入感受“进步福地”猴屿乡浓厚的侨乡文化和福文化氛围,探索福文化的时代新解,推动福建福文化迸发出“跨文化交流”的新火花。
01 穿行街巷阡陌,思悟传统文化红色底蕴
在长乐区猴屿乡侨批文化街区,造型各异的红色“中国福”让实践队留学生成员啧啧称奇,“一个‘福’字竟然有这么多种写法,太厉害了!我把它们都拍下来,让家乡的亲友们也沾沾福气!”来自塞拉利昂的马克一边拍照一边称赞。
在党侨同心馆,留学生们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他们争相挥毫泼墨,写下私人定制的“福”字,在汉字的笔划纵横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侨乡文化之旅,让实践队员们近距离感受“进步福地”的“福”文化时代脉动,了解“福”文化时代化、艺术化的丰富表述,对作为中华文化基因的“福”文化的深厚内涵,有了更加生动真实的理解。
02 走入田间地头,解锁生态文明绿色密码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在猴屿乡张村的飞思农庄,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农作物种植培育大棚,聆听了农庄技术人员介绍农庄高产高效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切身感受到福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在交流环节,实践队员们畅所欲言,对飞思农庄的建设赞叹不已,来自福建农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留学生维克多表示,“绿色生态理念真的很棒,我回到家乡,也想开一个这样的农庄。”
此次社会实践,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把握时代脉搏跳动的生动体现,通过维度丰富、层次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既让来华留学生进一步体验了“福”文化的丰富内涵,了解了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也使在校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贡献讲好中国故事福建篇章青春力量。
据悉,福建农林大学“留学生福文化”中外实践队将围绕“福来福往 美美与共”的主题,一同继续深入研究阐述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福文化,构筑讲好中国故事“福”文化视角,真正做到用国际视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培养更多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活跃因子做出更多贡献。
猴 屿 乡
猴屿乡在建设文化猴屿、爱国侨乡的同时,也积极推进旅游业与教育业的行业融合、资源整合,变传统旅游、休闲旅游为高品质深度旅游,打造“洞天岩景区——华侨书院——侨批文化街区——绿皮火车——飞思农庄”经典研学线路,加快象屿忠义文化园、张村海防文化馆等文化展馆的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多福文化、侨乡文化、进步文化的体验项目,打造全域生态文旅小镇和教育研学小镇。
据统计,猴屿乡年平均接待大中小学生研学、社会实践等约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