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随着全国两会顺利召开,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心系两会、共迎盛事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旗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旗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萨仁格日勒毛毡刺绣工作室共同承办了额济纳旗第三届全盟“毛毡刺绣、毛艺、绳索”比赛,并于3月6日圆满完赛。
此次比赛来自阿拉善盟31名选手(其中阿拉善额济纳旗参赛选手13人,阿拉善左旗9人,阿拉善右旗9人),共计171件作品参加比赛和展示。一件件光彩夺目、色泽艳丽的“毛毡、毛艺、绳索”作品挂满展厅,涵盖了牧业生产劳动工具、民族服装服饰、日常居家用品、生活装饰等多个领域。精巧的手工制作,以其明快质朴的色彩,极具装饰的图案,巧妙地将传统工艺融入进日常生活场景之中,融汇着人们对自由、和谐、幸福的向往,形成了装饰与实用完美结合的艺术形态,处处彰显着牧民群众的聪明智慧、织绣技能和工匠精神。
本次赛事共设立三十三个奖项,经过评委小组认真讨论和审定,毛毡刺绣类奖项:分别由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牧民尼阿迪亚的作品“地毯”、额济纳旗哈镇牧民格日勒其其格的作品“驼鞍”、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牧民乌兰其其格的作品“垫子”荣获一、二、三等奖。绳索类奖项:分别由阿拉善右旗塔苏木恩嘎查乌兰格日勒的作品“驼具”、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牧民巴雅尔的作品“驼具”、额济纳旗苏泊淖尔苏木斯日古楞的作品“围绳”荣获一、二、三等奖。毛艺类奖项:分别由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乌兰格日勒嘎查牧民阿拉腾高娃作品“驼队”、额济纳旗东风镇牧民斯琴花作品作品“马到成功”、额济纳旗苏泊淖尔苏木斯日古楞作品“蒙古袍子”荣获一、二、三等奖。同时,“毛毡刺绣、毛艺、绳索”分别产生了娜仁图雅等8个优秀奖和乌尼尔等16个鼓励奖。
近年来,额济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以振兴额济纳旗传统工艺为抓手,不断夯实基础工作,优化名录体系,创新传承方式,提升社会效益,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在非遗衍生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文旅扶贫、非遗进景区,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全盟“毛毡、毛艺、绳索”比赛迄今为止已开展三届比赛活动,比赛活动开展以来深受“毛毡、毛艺、绳索”传承人和从业者的好评,推出了一部分能工巧匠和经典作品,为蒙古族“毛毡、毛艺、绳索”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后,额济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将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毛毡、毛艺、绳索”资源的挖掘整合,促进文化交流,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旗内外传统工艺文化进行交流和共融,提升额济纳旗“毛毡、毛艺、绳索”研发与设计水平,有效对接市场需求,促进传统手艺与现代文创产品的融合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推动全旗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助力文旅融合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