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六个行动”系列报道丨阿拉善:传承北疆文化,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来源:文旅阿拉善微信公众号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5-02-19 | 216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化为源,润泽一方水土;精神作魂,砥砺奋进前行。日前,阿拉善盟落实“六个行动”部署推进会指出,要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引领,全力推动“建设一个示范盟”取得新突破,建好北疆文化品牌,做好结合融入文章,凝聚好团结奋进力量。会议精神如激昂战鼓擂响奋进强音,阿拉善盟各级各部门锚定目标迅速响应,以破竹之势全面开展各项工作,以真抓实干的决心和行动力,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北疆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 。

  走进阿拉善盟乌兰牧骑排练厅,话剧《大漠恒星》的排练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演员们分场景逐字逐句推敲台词,精雕细琢表情、动作和情感表达,全情投入地演绎1959年发生在国家一类艰苦气象站拐子湖气象站的动人故事。日前,该话剧在胡杨音乐厅首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观众好评,让拐子湖气象站工作者们的奉献精神得以广泛传播。



  “《大漠恒星》的成功演出,不仅是艺术上的探索,更为北疆文化传承发展搭建了桥梁,让年轻人对勇于担当、艰苦奋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更多人了解了阿拉善独特的文化魅力。”《大漠恒星》话剧执行导演金格日勒表示,将继续打磨精进演技和话剧内容,力求以更精湛的表演、更动人的情节,将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精神展现出来。



  近年来,阿拉善盟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扎根人民、立足生活,挖掘、弘扬北疆文化,以文学艺术形式讲好阿拉善故事,实现文艺作品质与量的双重飞跃。仅2024年,阿拉善创作推出音乐剧《征途如歌》、舞蹈《晒秋》、歌曲《奋进在新征程的路上》等59部优秀文艺作品,4支乌兰牧骑队伍深入农村牧区、厂矿企业、中小学校等开展演出活动530场次,惠及群众30万人次,让北疆文化在基层绽放光彩,成为凝聚各族群众向心力的精神源泉。

  北疆文化内涵丰富,而农耕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村歌大赛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表达了广大农牧民共同的心声,为驱动农牧区振兴增添了新的“文化密码”和发展引擎。



  日前,阿拉善左旗首届村歌大赛迎来总决赛,全旗11个苏木镇、4个赛区的20名选手齐聚定远营古城景区,一展歌喉,唱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举办村歌大赛,不仅为农牧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村歌文化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也促进了北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阿拉善左旗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聪说。

  连日来,额济纳旗文物保护中心积极行动,对重点文物遗址展开全面巡查,重点关注遗址保存状况、周边环境变化以及有无人为破坏迹象,并利用无人机对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全方位勘查,让文化瑰宝得以留存。



  “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实施居延遗址—黑城遗址数字化勘察研究、居延遗址—红庙遗址保护修缮工程、居延遗址—大同城遗址围栏防护等项目,内蒙古居延遗址出土文物展筹备工作也在稳步进行中。”额济纳旗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特木尔告诉记者。



  文物保护工作对于文化的存续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阿拉善盟扎实推进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通过成立基层文物保护队伍、加强人员业务培训等方式,使阿拉善境内不可移动文物点得到长效、有效看护,让北疆文化生生不息。

  “我们将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引领,聚焦文旅融合,深入挖掘阿拉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加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打造文艺精品力作。同时,着力抓好文旅活动、景区景点、服务供给、宣传营销、市场主体‘五个优化提升’,做强品牌、做精业态,推动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文化符号和旅游产品,塑造个性鲜明、魅力独特的城市文旅品牌,唱响北疆文化阿拉善篇章。”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赵红霞说。



  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精神内核,不仅是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阿拉善盟将实施好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系统研究北疆文化在阿拉善的发展脉络,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不断推出精品文艺作品,积极参与各类展示展览、招商推介和文化交流,促进北疆文化有效融入文旅节庆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让北疆文化沁润人心、滋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