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县文旅消费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游玩。深究其背后的原因,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为引领这一热潮的关键引擎。环县通过在政策、服务、监管等多维度发力,成功激活文旅消费市场,绘就了一幅景美民富的文旅新画卷。
01 政策引领释放发展活力
如何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跑出文旅产业发展“加速度”?
立足县域实际,环县着力推进和招引一批农文旅项目,重点构筑以项目为支撑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形成了既有“顶天立地”大项目,又有“铺天盖地”小项目的发展格局。
自环州故城运营以来,环县每年都会举办20多项特色文化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体验新场景、品味新业态中赏盛景、品美食、游故城。借助环州故城热度,环县持续扮靓“古色环州”“民俗环县”“中国羊谷”招牌,烤出了256米长的羊肉串,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目前,县内其他景区不断提升服务内涵,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环县山城堡战役旧址综合利用项目完成工程量的90%,庄子峁生态农庄、杨胡套子草原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创建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5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村4个,合理串联县内及周边省市旅游景点,打造红色游、民俗游、乡村游等旅游精品线路,积极融入西安、银川大旅游圈,让环县文旅市场焕发出新活力。
营商环境“有温度”,项目建设才能“见速度”。针对文旅产业发展,环县出台了《环县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提供保障,设立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具有创新性和带动性的文旅项目。
相关部门主动了解企业诉求,针对A级景区设备提档升级,为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景区资源特色、游客流量及发展规划等,提供丰富的文化旅游元素、独特的民俗风情等素材,助力企业策划出独具特色的全景旅游营销方案。“相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全力保障企业用水用电、办公等方面实际需求,以最大诚意提供最优服务。”环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安有旺说。
02 简化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文旅市场“人间烟火气”的升腾离不开一个个经营主体的参与、守护和贡献。如何培育个体工商户,促进消费升级、提振市场信心、带旺“城市烟火”、增强群众幸福感?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在行政审批环节,环县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文旅项目涉及的多个审批部门采取集中办公,实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去年,我们公司有一项业务,按以前的办事流程,需要多个部门开具证明,办完至少需要1个月,但环县各个部门主动对接,不到3天就办妥了。”来自浙江温州一家文旅企业的负责人李军锋说。
从简化摊位审批流程,到给予经营户一站式服务,再到加强治安巡逻和环境卫生管理……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扶持措施的实施,不断激发个体工商户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推动各类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在环州故城经营烧烤店的李先生说:“税收减免和租金补贴减轻了我们的负担,生意比以前更好了。”
03 强化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诚信优质的消费环境不仅承载民生、也关乎发展。环县在丰富商品供给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维度,营造诚信兴商氛围,提升游客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增设临时停车场、免费停车、高铁站公交接送、免费品尝羊肉串……一个个创新之举,一次次暖心服务,让企业看到了环县的发展后劲,也让来环县的游客得到更多实惠。“外出旅游好多回了,还是第一次坐免费公交车,环县这座小城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环县的贴心服务让来自宁夏的游客李女士感慨不已。
追逐诗与远方的路上,安全是第一保障。“每逢节假日,我们都提前加强警力部署,提前排除拥堵隐患,对外来旅游车辆耐心引导,对首次来环县的人员和车辆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做到服务暖心。”环县交警大队城区中队副中队长慕占省说。
环县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对景区、酒店、餐饮等场所进行巡查,严厉打击宰客、欺诈等不良行为。搭建旅游投诉快速处理平台,提升便民服务效能,游客遇到问题可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投诉。
“流量引得来只是开端,留得住才是王道。”环县文旅局副局长夏庆成表示,“环县持续从吃、住、行、娱、游、购等多维度全面发力,不断提高‘行’的便捷,提升‘游’的品质,丰富‘娱’的体验,让‘厚道环县’美名远扬,成为游客即来则安的理想之地,助力文旅经济‘热流量’变‘常流量’,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