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 子 庙
探索历史长河 邂逅文明瑰宝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中心,矗立着一座承载着百年信仰与文化的古刹——贝子庙。这里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也是锡林浩特市最具历史底蕴的文化地标。无论你是追寻信仰的朝圣者,还是热爱历史与建筑的旅行者,贝子庙都能带给你独特的体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神秘的庙宇,感受它的庄严与美丽!
百年古刹
贝子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藏传佛教建筑风格。庙宇群由五大殿宇组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
整个建筑群以朝克沁殿(行政教务部)、明干殿(翻译印刷部)、却日殿(显宗学部)三大庙宇为中心。
朝克沁殿
朝克沁殿
(行政教务部门)
朝克沁是殿式建筑意为喇嘛教总本山,是执行政教两权的总部,就是一处寺庙的重心所在之地。它是贝子庙中的最高殿堂,主佛所在寺。因殿内供奉着巨大的白银佛释迦牟尼。相传该佛是由当年的七世达赖在拉萨亲自开光后运进朝克沁殿的,所以,此大殿也有“银佛寺”之名。朝克沁殿是贝子庙的最早建筑。初建之时正是喇嘛教刚刚开始传入这一地区的时候。这项大工程于1743年落成后,清赐法名为“崇善寺”。因此,朝克沁殿堪称为阿巴哈纳尔左旗喇嘛教第一寺或旗庙。朝克沁殿是一座重楼复阁,它在贝子庙所有殿堂中显高大,号称大殿,是贝子庙唯一的“伽蓝七堂”式的经典建筑,即围绕大殿,配有东西偏殿、卫寺、钟鼓楼和山门殿,显示了中轴线布置的建筑特点。
其中,大殿主佛是佛祖--释迦牟尼。释佛结跏跌坐于莲花宝座上,莲花含清净无染之义。在佛教文化中,莲花也是佛的象征。释佛气势非凡,栩栩如生,用纯银制成,堪称贝子庙一绝,称“佛中之首”,可谓镇寺之宝。
却日殿
却日殿
(显宗学部)
却日殿。亦称东庙或巴嘎·吉斯。却日殿院建筑规模仅次于朝克沁殿院,是一座堂皇富丽的大殿,是本庙最重要念经堂。该殿院建于1815--1828年间。院正中为却日主殿,面阔5间,进深4间。清赐法名为“福源寺”。殿内正中法座西边是吉布金巴、宗喀巴,东边是功金巴、绿度母,楼上供奉达木丁扬桑等本尊。主殿两侧是东西配殿(偏殿),由厢房(接待处)色木沁(服侍葛根的专房)贡肯(避邪殿)、容肯(内外膳房)、大小吉斯(庙仓、寺务处)等组成。东西配殿外面各有五排庙房,是有关执事喇嘛的住处。
明干殿
明干殿
(翻译印刷部)
明干殿布局与却日殿基本相近,唯功能上属葛根的主殿,又包括经文翻译等。平面布局基本呈“回”字形,为一封闭式空间,房屋较却日要多。大殿面阔五间,正面置有三间歇山式卷棚抱厦,大殿大木结构为七擦六椽架。明干殿以西有新拉布仁等建筑,其余庙院及30多处庙仓、僧房分别在其东西外围分布。各庙山门前均有广场及照壁,除东西通道外,还分置矮墙,使广场形成闭合性空间。外部装饰均按照藏传佛教传统,置于中轴线上的建筑屋脊布以金刹、经幢、法轮、角瑞等,体现了藏传喇嘛教建筑的特征。
俯瞰锡林浩特,绝美风光
登上贝子庙的高处,在额尔敦敖包山上,可以远眺锡林浩特市全景,尤其在日落时分,金色的阳光洒在庙宇,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额尔敦敖包
在这里,你可以聆听诵经声,转动经筒祈福,体验藏传佛教的宁静与庄严,感受蒙古族与佛教文化的深厚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