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2025贵州环雷公山自行车赛在我县鸣枪开赛。来自全国 12 个省区市的 700 余名优秀运动员齐聚雷山,在融合苗乡风情与山地特色的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以速度与耐力演绎骑行魅力,于车轮转动间感受雷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杨国祥,县领导刘玉林、姚茂美、李绍雄、王先贵为大赛鸣笛发令,省、州、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上午八时,赛前的起点区域早已热闹非凡,各项工作已全部就绪,选手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装备调试和热身活动。
大众组选手 杨仕政
“我觉得今天精神状态很好,可以说来到雷山,也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是第一次,从昨天来到这里,感觉这种民族风情特别的浓厚。”
精英组选手 吴珍杨
“雷山这边的天气很凉快、很凉爽。昨天我也去赛道踩了点,因为我前两年也参加了这个比赛。因为这个比赛已经是一个名牌的赛事。而且雷公山的山顶,沿着这个路途过去,就算是晚上走的风景都特别的美,所以我每次都会来这里进行一个环雷公山的比赛。”
上午九点整,随着组委会发令枪响,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热情高涨,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点,向着终点奋勇进发。据介绍,比赛共设有男子精英组、男子大师组、女子组、青少年组和大众组五个组别,为使不同组别的选手充分享受此次比赛,组委会专程设置出了不同难度、不同长度的比赛路线。男子精英组和男子大师组、女子组全程32公里,以雷山县民族文化广场为起点,通过蚩尤大道直抵雷公山顶峰;青少年组与大众组则以到达乌冬驿站为终点,全程17公里。沿途风景如画,山峦重叠、美丽苗寨散落其间,为选手们带来了独特的骑行体验。
大众组选手 耿小展
“自己虽然很久没骑了,但是动力还是很充足。遇上其他地方来的骑友,就互相鼓励,互相加油,一路的向上骑。骑行路线整体路况都是比较好的,然后整体沿途的风景和空气都比较好。”
比赛期间,在赛道沿线丹江镇各村、比赛起终点等地,我县各支系苗族同胞身着盛装,组成方阵,在赛道两边吹起芦笙、踩着舞步并准备寓意着吉祥如意的红鸡蛋等为选手们加油鼓劲、送祝福。同时,在县城民族文化广场起终点还有苗族“高山流水”、《仰欧桑》表演、苗族芦笙舞表演等多形式为选手加油助威。
青少年组季军 陈威
“冲线时候因为村民特别热情,感觉就冲得很快,最终获得了第三名。这个赛道非常地美丽,路上的风景特别好。”
雷山县市民 杨芬
“我觉得在雷山举办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宣传我们的苗族文化,让外面的人更了解到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也很荣幸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环雷公山自行车赛,知道雷山不仅有最美的赛道,更有最鲜活的苗族文化。”
当天,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四川旭浩电力车队选手黄永棚获得男子精英组冠军,来自X-SOON轮峰车队选手王家东获得男子大师组冠军,来自CAMP坎普诺飞客广西车队的选手付桂艳获得女子组冠军,而选手杨胜杰则获得青少年组冠军。颁奖典礼上,除了给获奖的选手们颁发了奖杯外,还为赛事一、二、三等奖选手送上雷公山银球茶、苗绣花带等雷山特色农特产品。通过奖励,增加选手的获得感、体验感,以及对我县民族文化、农特产品的认同感。
女子组冠军 付桂艳
“从最开始沿途一路往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随时看到,它是有一些薄雾飘过来的,但是不影响骑车,但是我们能看到山里和雾里面他们那种环绕的感觉其实非常的优美。沿途的村民还有一些身着民族服装的人,他们都非常热情地给我们加油。最后我们完赛之后,他会给我们一个那种鸡蛋,是真的觉得很感动。”
男子精英组冠军 黄永棚
“今年是第三次来到黔东南雷山县参加环雷公山的自行车比赛,前年是得了第三名,然后去年第二名,今年拿了第一名,也算是圆梦了。今天的赛道非常有挑战性,31km(32km)的盘山路,一路的风景景色都非常非常优美。”
青少年组冠军 杨胜杰
“感觉体验很好,因为爬山能看到苗寨的风景,感觉雷山苗寨人民挺热情的,我们每次过一个转点都会有雷山人民给我们鼓励加油,总体来说,雷山风景确实很美。”
近年来,依托独特优势,雷山县委县政府坚定实施“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强县”战略,全力推动文体旅融合。本次环雷公山自行车赛是自2012年创办以来举办的第十一届,多届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是雷山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展示雷山形象、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据了解,多年来,除了自行车赛,雷山县还围绕雷公山核心资源,持续打造了马拉松、登山徒步等系列品牌赛事,探索出了一条“以体促旅、以旅彰文、文体旅共兴”的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