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科右前旗“四个抓手”走心又走实
来源:《兴安日报》官方微信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1-05-06 | 3850 次浏览 | 分享到:

  “科右前旗委政府紧密结合实际,牢牢抓住红色资源优势,注重在办实事上抓出成效,努力在乡村振兴和发展特色旅游上深入谋划、不断发力,使全旗党史学习教育学有教材、致富有路、发展有方向。用好用足这‘四个抓手’,全旗党史学习教育就能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科右前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长、旗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王印介绍说。



党员干部在兴安第一党支部感受重走长征路


  读好一套“活教材”

  “1946年9月1日晚,兴安镇党支部秘密成立,使其成为兴安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也是兴安盟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日嘎斯台乡兴安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内90后讲解员张文迪讲解的同时也倍受教育。

  “今天来到咱兴安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红色教育基地心里特别激动,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这些革命前辈用生命换来的。我受党培养多年,虽然退休了,以后也要争取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辜负党的培养”,近日,老党员杨树森参观完巴日嘎斯台乡兴安村红色党支部后激动地说。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巴日嘎斯台乡红色党支部纪念馆就成为全旗乃至全盟党员干部接受党史教育最好的打卡地、教科书。如何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如何引导更多的党员干部就地接受身边的党史教育,成为旗委政府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我穿上红军服、戴上红军帽那一刻,我感觉仿佛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在参加机关党支部组织的“党日活动”中,旗委宣传部干部们都深有体会。重走长征路,20分钟的路程,虽然很短,但回忆很长,看着纪念馆墙体上的从革命战争年代直至今日的各种标语口号,跨越时空、完成了一个历史长河的回望。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在“展望未来”展厅外的党旗雕塑前,每天都有若干名党员来这里重温入党誓词,时刻提醒自己永远不忘入党时的誓言,不忘自己为民服务的宗旨。

  鞠躬、默哀、敬献鲜花…… 前旗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全体党员干部来到巴日嘎斯台乡烈士陵园,心灵得到了红色洗礼。清明节前夕,以“清明缅怀先烈”为主题,开展一堂缅怀先烈宣讲课、举办一次道德讲堂、组织一次集体祭扫、发起一次网络寄哀思的“四个一”活动,激励了党员干部永远不忘来时路。

  肩挑土筐、手推独轮,感受烽火年代群众的支援力量;手摇辘辘井,大口喝上自己摇上来的甘甜井水,体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艰辛,感恩之情油然而生。一系列的红色资源+体验教学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今年年初以来,全区共有近4000余名党员干部来到兴安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及旧址参观、瞻仰、体验,传承红色基因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在新时代中心领取微心愿的党员们


  办好一批“难心事”

  “敬爱的叔叔阿姨您好,我想要一个书包,我的书包已经很旧了,您能帮我实现吗”“亲爱的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有两个小小的心愿,一个是《中小学英汉词典》,一个是给爸爸买双42号的棉鞋,谢谢。”这几天,前旗的机关党员干部陆陆续续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领取贫困孩子们的微心愿。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旗17608名志愿者广泛开展了“微宣讲、微故事、微课堂、微心愿、微站点”活动。

  “自从有了货郎车,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新鲜蔬菜和水果,而且我们需要啥都能给我们送到,真是太方便了。”阿力得尔苏木西合力木嘎查金姐万分感慨。人大代表蒋洪云为了帮助孤寡老人解决购物难的问题想办法从外地引进了这辆货郎车,走街串巷为老百姓送去生活所需用品。

  近一个时期以来,科右前旗通过多种渠道征集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214条。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召集令。前旗委政府下大力度制定民生实事计划8项,各苏木乡镇(场)和旗直各部门共制定民生实事计划164项,涉及教育、交通、生态、文体旅游事业、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其中144项民生实事项目已经全面启动。真正实现了群众有所需,政府就有所动。

  同时,全旗组建了“我是共产党员 我帮你”“我是共青团员 我帮你”“我是人大代表 我帮你”等“我帮你”志愿服务队伍361支,设立“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198个,累计开展“我帮你”志愿服务678场(次)、主题党日活动515场(次),受益群众36340余人。通过志愿服务,积极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大力推广大棚果蔬种植、林果剪枝、蒙古袍缝制、奶食品制作等适宜技术,帮助广大群众发展生产、稳定致富。



居力很镇红心村党支部书记李英辉指导村民栽植西瓜苗


  走好一条“振兴路”

  “我们与农企合作打造的居力很镇精准扶贫特色产业园区,流转了58户农户的土地3200亩,种植单个重达100斤以上的特色西瓜,每年产值可达400万元,直接带动劳动力50余人,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今年我们村又被列入乡村振兴重点打造的村,对我们村民来说无疑是个好政策。”居力很镇红心村党支部书记李英辉满怀希望。

  今年,科右前旗把乡村振兴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通过“4个举措巩固、3个办法推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个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已经建立“旗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防返贫和针对性帮扶,将起赔线调至贫困监测线6000元,增加“防贫保”基金至300万元。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户从产业和服务上下功夫,将完善基础设施短板项目13个,提升益贫效果及服务水平。采取扶贫车间、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解决4183人的就业问题。将18.97亿元公益性资产落实了管护主体,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

  “3个办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衔接。年内打造4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实施嘎查村小型公益类基础设施项目。引领合作社通过自主经营、股份合作、社企联营等方式壮大主导产业。建成旗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以及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28个,不断扩大消费扶贫帮扶成果。将“学习强国”“村规民约”“村集体活动”等纳入志智双扶“积分制”内容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游客在采摘


  念好一本“文旅经”

  一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如何体现?如何更直接地向外界展示自己?这些问题也是党史学习教育中,前旗委政府思考更多的问题。文化是宝贵的旅游资源,旅游又能彰显文化价值,文旅融合无疑是最好的实现方式。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打造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特色品牌,我们不断挖掘文化旅游资源,设计了红色历史文化游、亲子近郊休闲游、草原观光民俗体验游等8条旅游精品线路,以此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提升文化自信。”谈到今年的文化旅游打算,精明干练的前旗政府副旗长杨乌兰侃侃而谈。

  “这次活动太有意义了,我虽然岁数大了,但是我应该尽我自己的责任和力量,把子女都教育好,让他们继承革命的传统,将来为祖国做贡献。”老党员张家仁在参加了红色文化主题游活动后感慨万千。科技馆、知青博物馆、兴安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展翼农场等这一系列的红色文化主题游,让30几名老党员老干部感触颇深,也实现了红色旅游的开门红。

  “我是她家常客,这次带着父母和孩子一起过来的。”从通辽赶来采摘的陈义直竖大拇指。这几天,科尔沁镇柳树川村的桃园里,400余棵桃树挂满了红红的油桃,吸引了无数采摘游客。

  以巴日嘎斯台乡红色文化主题游、科尔沁镇采摘游、察尔森镇生态休闲假日游、索伦中药养生特色小镇游、乌兰毛都草原民俗游等一批有特色的家庭亲子旅游、康养旅游、体育休闲运动游、自驾游、生态游给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全盟乃至邻近盟市的家长和孩子们的假期带来了健康与快乐,更拉动了全旗的文化旅游产业。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全旗旅游收入和游客人次等主要指标力争年均增长10%以上。(作者:崔建平)


编辑:浩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