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直播旅游网:内蒙古科右中旗以党史教育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来源:直播旅游网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1-05-17 | 3703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内蒙古科右中旗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立足中宣部为其量身打造的“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战略定位,守正创新,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奏响“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红色主旋律,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巴彦敖包嘎查立足“旅游活村、产业富村、生态靓村”的发展思路,将民族风情、美丽风景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来源:科右中旗委宣传部)


  2月25日,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白晶莹,信步走上庄严的领奖台,从总书记手中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章和证书。这位走进人民大会堂的草原绣娘,在分享自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切身感受时,仍难掩内心的激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大代表及扶贫干部,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我倍感荣誉和自豪,回首莫忘来时路,我们要学好党史,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继续带领广大农牧民群众团结奋斗,为‘十四五’全面乡村振兴创造更多业绩,做出更大贡献。”



白晶莹与绣娘面对面教授刺绣针法和技艺(来源:科右中旗委宣传部)


  让生态“绿富同兴”

  生态环境脆弱曾是制约科右中旗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挖掉这一贫困的“穷根”,科右中旗总结历史经验,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旗之本,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重点区域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

  一系列生态建设“组合拳”,换来天更蓝、水更碧、空气更清新。截止2020年,科右中旗沙化土地由611万亩减少到7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4年的15.43%提高到18.5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6年的35.17%提高到63.96%;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贵力斯台嘎查“双书记周例会”上,驻村第一书记张建军鼓励大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在“吃生态饭”的战略定位指引下,科右中旗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生态扶贫之路”,“昔日盐碱地,如今米粮川”的成功探索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2020年,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在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巴彦塔拉嘎查种植的耐盐碱地水稻喜获成功,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水稻均亩产达533.95公斤,可谓“成果非凡”。在巴彦淖尔苏木双榆树嘎查,驻村第一书记韩军也带着农牧民,让1350亩撂荒多年的盐碱地里飘出了阵阵“稻香”。盐碱荒滩上“崛起”的水稻小镇,为这里的老百姓,乃至为我国同等条件下的盐碱地的水稻种植带来了希望。

  “我们中旗创新实施了以“一学一带两转三改”为内容的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为的是破除农牧民的思想藩篱,以明理、增信、崇德、立行的昂扬姿态做好乡村振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前进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一百周年华诞。”双榆树嘎查驻村第一书记韩军说道。



科右中旗杜尔基镇双击嘎查万亩观光水稻(来源:科右中旗委宣传部)


  为牛产业“提质增效”

  走进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哈图布其嘎查白吉林白乙拉的家,墙上的几幅充满寓意的对联格外醒目,“牛气冲天”“牛转乾坤”“牛运亨通”……这些词语承载着白吉林白乙拉和老伴儿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了,我得好好学习党的历史,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过上好日子。”

  郭海玉是科右中旗远近闻名的大规模牛养殖户,同时也是代钦塔拉苏木代钦塔拉嘎查的嘎查书记。4月26日,恰逢嘎查召开“双书记”周例会的日子,郭海玉就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他表示,学习党史是为了更好地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和大家一起努力让科右中旗的牛产业更加牛气冲天。




牛产业“牛”转乾坤,按下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来源:科右中旗委宣传部)


  科右中旗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畜牧业旗县之一,被公认为“肉牛最佳养殖育肥带”。近年来,科右中旗扭住“做牛文章”的战略定位,将肉牛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出台多个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1452.5万元,全力推动包括繁育、育肥、改良、饲草、交易、加工在内的全产业链发展。

  在综合措施的推动下,“牛”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科右中旗产业兴旺的新引擎。如今,科右中旗肉牛存栏从2018年23万头增长到现在的33.5万头,肉牛养殖户达1.5万户,肉牛养殖合作社达282家,28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肉牛存栏8头,全旗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9700元提高到10835元。



科右中旗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购销两旺的场景(来源:科右中旗委宣传部)


  助文旅业“名声大噪”

  “枫林草原、赛马之乡、草原影城、野奢营地、鲜卑峡谷、草原沙湖,枫叶红了的地方,亮丽科右中欢迎您。”近日,科右中旗宣传片重磅登陆央视,全方位展现科右中旗“草原生态美、民风淳、文化兴、产业旺”的品牌形象。

  近年来, 围绕念好“文旅经”,科右中旗将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中宣部帮扶下,科右中旗影视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游客集散中心等一大批景区景点建设项目和提档升级项目迅速落地,电视剧《枫叶红了》、电影《奔腾岁月》在全国各大卫视和院线上映播出,曾经“养在闺中人未识”的科右中旗,正后劲十足地走出“深闺”,撩开面纱。



文旅产业兴旺发展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来源:科右中旗委宣传部)


  不断升温的旅游业也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收获好“钱景”。作为偏远嘎查,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仅仅通过乡村旅游,每年就可以带来300多万元的收入。从全旗看,科右中旗旅游总人数从2017年的88万人次直线上升至2019年的150万人次。

  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党支部书记张军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蕴含着最好的精神营养。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以党史铸魂补钙、涵养精神,把学习党史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结合起来,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科右中旗农牧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足美好的生活。”



一系列生态组合拳下,科右中旗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来源:科右中旗委宣传部)


  今年,科右中旗将结合全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和“吃生态饭”发展战略,奋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聚焦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打造肉牛奶牛、玉米稻米产业基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统筹全旗重点旅游资源,围绕打造“原生态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草原影都、营地之都、康养特色小镇”5个旅游目的地,构建“一区三线”精品旅游线路,精准做好文化旅游推介,大力实施“引客入旗”工程,把科右中旗的旅游品牌打的更响,更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力量。(周新育)


编辑:青青  校稿: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