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的端午假期,注定是一场期盼已久的放纵。对于高度自律的学子们而言“放纵”也要散发出知识的芬芳,要不怎能蜕去凡胎 、鱼跃龙门。
高考结束
遇上端午
小长假去哪放“粽”?
“百湖之乡•魅力磴口”为莘莘学子们献上
高颜值、高格调、轻松解压、有文化的
端午节旅游线路一条
请笑纳
溯源黄河文化 弘扬治黄精神——磴口县黄河文化研学旅游
线路简介:
两千多年前黄河从阴山脚下流过,在由西北向东南逐渐迁移的过程中,形成了河套冲积平原。秦汉时期,就有先民开发河套水利。直至民国初年,王同春走西口来到河套,使河套的水利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就提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应运而生。
踏上“磴口黄河文化研学旅游线路”,不仅能一睹黄河雄浑之美、放眼河套沃野、一览塞上粮仓之丰腴,还能通过参观两大主题博物馆系统学习巴彦淖尔的地质地貌知识和河套地区的粮食仓储历史文化。
线路详情:
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南湖湿地公园→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万亩葵园→观凌塔→奈伦湖→大漠穿沙旅游·乌兰布和沙漠营地→三盛公粮库旧址博物馆
研学目的:
本线路以黄河文化的考察学习为主题,探寻黄河文化之源,回顾河套人民开发利用黄河的光荣历史,进而弘扬伟大的黄河文化和开拓奋进、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
第1站: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巴彦淖尔地质地貌的缩影
博物馆以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模型为地学及艺术展示的核心,全面介绍景区自然景观、地质遗迹和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是磴口县唯一以地质科学研究、地质标本典藏和陈列展览、地学知识宣传和普及为内容的综合性地质博物馆。
地址: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南湖湿地公园内
第2站:南湖湿地公园
临水而居 亲近自然
南湖湿地公园靠近黄河总干渠南端,是黄河总干渠在南部流经城区的主要节点,总占地面积约945亩,其中水域面积约567亩,配合水生植物形成湿地,起到防洪排碱、净化水体的作用。
地址: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城南
第3站: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地质公园景区
因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而得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工程始建于1959年,是亚洲最大的、黄河上唯一的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大型引水平原闸坝工程,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闸”。枢纽工程的建成,结束了河套灌区自古以来无坝自流、多口引水的历史,成就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经典(可在水上乐园区开展素质拓展活动,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可在黄河放生区开展“珍爱生命 保护黄河生态”的主题教育活动)。
地址:磴口县巴彦高勒镇东南2公里处
第4站:万亩葵园
流金溢彩十万亩
葵园位于气势恢宏的磴口三盛公段黄河两岸,是万里黄河携泥裹沙孕育出的一片美丽富饶的河滩地,占地约1万余亩,春华秋实,这里是黄与绿渐变的海洋。
地址:磴口县拦河闸至奈伦湖沿黄公路南
第5站:观凌塔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观凌塔被万亩葵园紧紧环绕,远处的黄河像一道银带,将一望无际的万亩葵园揽入母亲河的臂弯,塔的北面是乌兰布和沙漠生态项目区,茫茫沙漠被点点绿洲妆扮得生机无限。东北角古色古香的三盛公黄河风情小镇让人觉得仿若身处世外桃源。
地址:拦河闸至奈伦湖沿黄公路14.5公里处
第6站:奈伦湖
烟波浩渺十万亩
奈伦湖是巴彦淖尔市最大的人工湖,是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占地约45万亩,水域面积10万亩,总库容水量1.17亿m³,黄河引水和地下水侧渗是其主要补给来源,是自治区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上黄河水利风景的核心景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地址:磴口县巴彦高勒镇沙拉毛道嘎查
第7站:大漠穿沙旅游·乌兰布和沙漠营地
筑梦沙漠 自由释放
大漠穿沙旅游•乌兰布和沙漠营地位于“中国最美摄影地”、黄河与沙漠唯一“握手”的地方——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刘拐沙头,是内蒙古西部自驾旅游最经典的沙漠露营地。景区利用乌兰布和沙漠原始洁净、旷野无际、陡缓交错的自然景观,打造了一系列沙漠旅游体验项目:沙漠极限运动、沙漠娱乐健身、民族风情体验、沙漠观光、特色餐饮、沙漠星空露营等。
地址:磴口县巴彦高勒镇沙拉毛道嘎查
第8站:三盛公粮库旧址博物馆
探寻河套农耕发展
该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以粮仓为布展主题的博物馆,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彦淖尔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磴口濒临黄河,是上银川下包头的重要水路码头,也是北京经绥远至西北的古道,自古为兵家重地。清朝末年,左宗棠平定新疆在此设置了粮台。该博物馆是在历史建筑的基础上修旧如旧,恢复了原始工作场景,全面反映河套地区粮食仓储历史文化,对于粮仓文化的传播、传承、研究和旅游体验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地址:磴口县巴彦高勒镇西南约1.5公里处。
(磴口县文体旅游广电局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