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旅游网 2021年7月5日 冰月报道)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宣传推广北海市红色旅游景点资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营造浓厚红色氛围,经认真整合北海市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北海市的实际,北海市旅游文体局精心设计策划推出5条红色研学精品旅游线路。线路以红色旅游为主线,串联了北海市红色旅游景区、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美丽乡村等资源,旨在引导市民游客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也可游览北海市乡村振兴的壮美风光,体会北海改革开放的雄伟成就,领略向海发展的城市魅力。
北海五大红色研学旅游精品线路
精品线路①:缅怀英烈 品味历史
北海革命烈士纪念碑→《印象·1876》历史文化景区(英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北海关大楼旧址)→北海老城历史文化馆→丸一药房旧址→地角女民兵连史馆
精品线路②:绿色发展 向海而兴
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北海园博园廉政教育基地(碧海清风园)→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侨港风情小镇→春伟广场→流下村
精品线路③:红色涠洲 神奇海岛
涠洲岛红色景区(国防教育馆、烈士纪念碑、百廉墙、解放之路、红色之路、红色历史遗迹、红色剧场)→鳄鱼山→滴水丹屏/石螺口→五彩滩→地质公园博物馆
精品线路④:重温海丝 探寻古迹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汉闾文化园→海丝文化遗址公园→槐园→古海角景区
精品线路⑤:红色热土 革命印迹
合浦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陈铭枢故居→客家土围城
下面,让我们一起重走红色线路,回忆峥嵘岁月、重温这座城的红色记忆,开启一场红色研学之旅。
精品线路①缅怀英烈 品味历史
线路安排
北海革命烈士纪念碑→《印象·1876》历史文化景区(英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北海关大楼旧址)→北海老城历史文化馆→丸一药房旧址→地角女民兵连史馆
01北海革命烈士纪念碑
位于北海市长青公园西南门附近,占地面积4100平方米。纪念碑由碑身、碑座及步道三部分构成,用钢筋混凝土构制,大理石贴面。碑身为一个巨型船锚造型,高22米,白色大理石贴面,碑身正面镶嵌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铜质镏金大字,碑(锚柄)顶部链孔环内悬挂着一口大型仿古铜钟,取“警钟长鸣”之意。碑身正面挺立一尊高5米的码头工人与小男孩的铜质塑像,工人挣脱镣铐,肩托小男孩,寓意“解放与新生”。圆形碑座分两层,高3米。纪念碑正面是一条长80米、宽15米,由阶梯和平台组成的步道。1926年北海建立了党组织,领导和团结各阶层革命力量,组成广泛统一战线,开展工、农、商、学、妇运动,革命斗争如火如荼。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为了党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纪念革命先烈,1991年12月4日北海解放42周年之际,北海革命烈士纪念碑扩建落成。1994年8月3日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碑建筑物保护单位。
02《印象·1876》历史文化景区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北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先后有英、德、奥匈、法、意、葡、美、比等八国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教堂、医院、洋行、女修道院、学校等一系列机构,修建了一批西洋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群是见证中国近代开埠文化的重要遗址,是中国近代建筑的瑰宝和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被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们誉为“近代建筑年鉴”,具有很高的历史及文化艺术价值。
景区位于北海老城区,东起迎宾馆,西至文化大院,南起英国领事馆旧址,北至滨海路,面积约0.03平方公里,由解放路、中山路衔接英国领事馆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大清邮局旧址、北海关大楼旧址等文物古迹组成。2020年11月获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英国领事馆旧址(现为北海近代外国领事机构历史陈列馆)
位于北京路1号,1884至1885年,由英国领事馆第二任领事阿林格专门聘请英国建筑设计师设计及施工,当时被誉为“英国在中国建造的最坚固的外国建筑”。英国领事馆是西方国家在北海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1999年因改造解放路工程需要,北海市将英国领事馆旧址往东北方向平移55.8米,这也是广西文物建筑平移的首例。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英国领事馆旧址被开辟为北海近代外国领事机构历史陈列馆,用来全面展示近代8个西方国家在北海设立领事馆的历史。
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现为北海近代邮电历史陈列馆)
位于中山东路204号,建成于1883年,原为北海关邮务办事处办公楼,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大清邮政分局之一。大清邮局旧址是北海开放历史的见证,也是目前广西尚存历史最长、建设最早、保存较完整的邮政局旧址。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现为北海近代邮电历史陈列馆,馆内现存相关文物130多件、图片40多幅,通过文字描述和珍贵的图片、实体文物展示北海近代的邮电文化,包括外国客邮、北海关寄信局以及官办邮局等机构的业务、网点、线路、设备等。
德国森宝洋行旧址(现为北海近代洋行历史陈列馆)
位于解放路19号市文化大院内,是一座主体为二层券廊式建筑,长8.3米,宽13.1米。建于1891年,是德国商人森宝驻北海的商务机构,专办煤油贸易及代理招工出洋等业务。民国期间曾作为两广盐务稽查处办公署。该旧址是外国人在北海建造多座商务洋楼中仅存的一座。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现为北海近代洋行历史陈列馆,馆内主要展示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后近代10多个国家约30家洋行进驻北海的历史。
北海关大楼旧址(现为北海近代海关历史陈列馆)
位于海关路6号北海海关大院内,是广西“四大关”中最早建立的海关。原为北海关税务司办公楼,是一座边长为18米的方形西洋建筑,高三层。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海关于1877年设立,1949年撤出,由外国人担任税务司,进行检查、验货、估价、征税、缉私等业务工作,与上海江海关、广州粤海关、天津津海关、武汉江汉关等同为中国早期海关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该旧址现为北海近代海关历史陈列馆,馆内主要展示北海自汉代以来的海关发展历史,特别是1877年北海关设立以后,在外籍税务司管理制度下开展的征税、监管、缉私代理邮政、检疫、气象观测、海务港务等业务活动,以及北海关对近代北海产生的深刻影响。
03北海老城历史文化馆
位于珠海中路102号,是一个展览展示北海历史和老街演变的文化馆。馆内共有三层展厅,主要展出北海的形成及发展、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宗教文化、民风民俗、历史人物事件、以及经典建筑骑楼等史料。通过高科技多媒体、场景复原、实物、影片及图片的展示,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充分了解北海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该馆既是北海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是对北海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传承。
04丸一药房旧址
位于珠海中路104号,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三进三层,房屋共计5间,硬山式建筑,红色布瓦屋顶。上世纪30年代,日本间谍中野顺三以商人的身份潜入北海多年,在珠海路开设“丸一药房”,以经营药品为掩护,为日本军方搜集政治、军事情报,配合日军对华侵略。1936年9月,进驻北海的中国军队新编十九路军六十师师长翁照垣组织行动小组秘密处死中野顺三,这就是北海史上著名的“九三事件”。2006年7月,“丸一药房”旧址挂牌成为“北海市国家安全教育馆”对外开放,室内常年展出当年中国共产党北海地下抗日救亡运动史实,是广西区内唯一一所向社会公众进行国家安全知识教育和隐蔽斗争敌情教育的专门场馆。
05地角女民兵连史馆
1963年,北海地角80名勤劳勇敢的渔家姑娘,挣脱传统束缚,响应党的号召,拿起枪杆,保家卫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组建了北海地角女民兵连,并发展成为目前广西军区建制最为完整、编制最大的女民兵连。她们驻守在美丽的北部湾畔,被誉为“北部湾畔的铜墙铁壁”、“南海前哨的红色娘子军”,曾风靡大江南北的电影《海霞》的故事情节就取材于她们。为了缅怀历史,继承和发扬女民兵连精神,2012年海城区政府建成地角女民兵连史馆。该馆位于北海市海城区地角下寮659号,总面积150平方米,共有4个展厅,其主要内容包括前言、丹心永铸、不忘初心等9个部分。史馆利用图片展示、浮雕、3D光电投影等技术打造全新的宣传屏幕,展示地角女民兵连奋斗历史和发展成就。
(来源:北海市旅游文体局)
编辑:浩榕 校稿: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