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前旗坚持全域统筹、系统谋划,构建“红色引擎、全域党建”新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为旗帜,强化红色文化资源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支撑等方式,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区,助推产业和红色旅游发展,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加快建设经济更发达、环境更优美、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的鄂前旗。
加强党建联合体引领,“党建+红色资源”促融合。切实把创新党建联合体模式,转化为挖掘红色资源的强大动力,举办“中国旅游日”暨“百日消夏”广场文旅惠民活动、“喜迎党的二十大•健康鄂前旗•彩色大沙头“彩跑、“党的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鄂托克前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七一”等大型群众文体活动10余场;以党建联合体赋能乡村振兴为主线,围绕“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建立部门、企业、乡村党组织参与的联席共商制度,发挥“1+1>2”的聚合效应,切实将党建融合“势能”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城川红色民俗文化产品体验店投入运营,拓宽了旅游产业链,红色文化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将培训业务向周边地区延伸,与全市十多家企业洽谈了培训的相关事宜;上半年累计承接区内外各类培训主体班64期,2191人次,营业收入83.86万元。
加强党建联合体引领,“党建+红色文化”促经济。坚持做足“党支部+红色+旅游”文章,盘活现有村集体资源资产,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基地、素质拓展等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以及观光采摘、民俗民宿体验等农文旅融合产业,以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实现“双增收”。加快旅游标识标牌、旅游驿站等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设,在各道路沿线整改旅游标识标牌50余块,刷新落地户外广告24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巴彦希泊日嘎查多方筹措资金59万元在希泊尔驿站增设精致露营等旅游特色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从“五一”假期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3000人左右,带动周边农户、商户实现家门口创收,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万余元。
加强党建联合体引领,“党建+智慧旅游”促共赢。依托“去村里网”文化旅游自由行网络平台,积极推进乡村智慧旅游建设,打造集旅游营销、旅游服务、旅游宣传推广等于一体的旅游信息化体系。将鄂前旗特色旅游村镇、乡村旅游点等业态内容入编《鄂前旗乡村旅游指南》,不断升级“去村里网”平台系统。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共发布98期图文信息,累计推送消息近500条,通过各类媒体多角度、大力度的对鄂前旗旅游进行了宣传,积极与旗内外电视、网络、期刊报纸等各大主流媒体和旅游电商加强合作,联合宣传营销达1.1万余次,百度“鄂托克前旗旅游”词条数量突破250万。
编辑:浩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