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琴江,长乐区举行了区级以上文物建筑保险签约仪式及景区、文物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参加活动的有区政府副区长陈爱玉,区检察院、区文旅局、区消防救援大队、中国人保公司的领导,以及各乡镇(街道)的代表。
文物建筑保险签约仪式
消防安全
长乐区文物保护单位有310余处之多,点散面广,且木结构居多,给安全工作带来很大压力。转变思路,探索调动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文保势在必行。
保险公司作为专业的商业机构,有其自身优势,从风险评估、事前防控、事后补偿等多个环节都可为文保提供风险管理能力和服务。通过借助保险公司成熟的风险管控能力,通过承保前安全风险问询和承保后事故预防服务,可以有效提升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为长乐文化遗产搭建起“防火墙”和“安全网”。
为此,区文物主管单位与中国人保长乐支公司达成共识,为九头马民居等38处区级以上土木结构文物保护单位购买安全保险。38处建筑共涉及12个乡镇、街道,总面积4.9万平方米,核定保额为1.106103亿元。
▲长乐区文旅局与中国人保长乐支公司签订2022年长乐区古文物保护建筑综合保险协议
▲12个乡镇(街道)代表与中国人保长乐支公司签订购买文物建筑保险协议
区政府副区长陈爱玉表示,文物的生命只有一次,文物保险‘防’大于‘赔’,历史文物一旦遭受破坏,无论采取何种修复手段、花费多少金钱,文物原有样貌都不复存在了。因此,签定协议并非万事大吉。承保后,保险公司应加强与文物保护及消防部门的深度交流和合作,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定期对不安全因素隐患进行评估,提出整改建议,最大限度地呵护和保障文物安全。
她强调,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属地管理,切实履行文物保护主体责任,把文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拓展思路,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文物保护。
景区、文物消防安全演练
签约仪式过后,举行了长乐区景区、文物消防安全演练。区消防救援大队教官对消防安全相关知识进行授课,讲解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分解动作及注意事项,消火栓使用方法及多种喷射方法;开展干粉灭火器及消火栓灭火演练。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大,学有所成。
教官现场演示灭火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各单位人员轮流体验,练就动手实操技能。整场教学互动安全有序,进一步提升防火安全能力。
消防安全
下一步,长乐区还将以此次培训演练为契机,持续抓好景区、文保单位消防安全督导督查,清剿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编辑:浩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