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依据鄂托克前旗“红色引擎、全域党建”“16585”工作,鄂托克前旗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路径,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全域推进、开放融合、共建共享新格局,通过建设党建联合体,形成以党建引领大项目、以党建激发新活力、以党建共促新发展的“解题新思路”,推进各项工作“对标先进、追赶超越”。
一是全力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区“显”成效。以“党建+红色资源、红色文化、智慧旅游”的新格局,切实把创新党建联合体模式,转化为挖掘红色资源的强大动力,举办“中国旅游日”暨“百日消夏”广场文旅惠民活动、2022年中国农牧民丰收季暨那达慕等活动;以党建联合体赋能乡村振兴为主线,建立部门、企业、乡村党组织参与的联席共商制度,切实将党建融合“势能”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全力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区,依托全旗红色文化资源,承接区内外各类培训主体班178期8536人次,营业收入192.47万元。
二是全力构建党建联合体新格局“强”突破。坚持做足“党支部+红色+旅游”文章,盘活现有村集体资源资产,在旗委组织部、旗文旅局、城川镇等多部门的支持下,希泊尔驿站增设精致露营等旅游特色项目,共吸引1万人余游客,举办文旅活动8场,承接团建项目20余场,带动周边农户、商户实现家门口创收,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万元;由青年歌手呼斯楞、青年舞蹈演员李德戈景带队的《最美》——内蒙古千村百场巡回演出,走进巴彦希泊日嘎查希泊尔驿站,巡回演出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和宣传推广“助”发展。加快旅游标识标牌、旅游驿站等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在各道路沿线整改旅游标识标牌50余块,刷新落地户外广告24块。依托“去村里网”文化旅游自由行网络平台,积极推进乡村智慧旅游建设,打造集旅游营销、旅游服务、旅游宣传推广等于一体的旅游信息化体系。将鄂前旗特色旅游村镇、乡村旅游点等业态内容入编《鄂前旗乡村旅游指南》,不断升级“去村里网”平台系统,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共发布163期图文信息,累计推送消息近700条,通过各类媒体多角度、大力度的对鄂前旗旅游进行了宣传,积极与旗内外电视、网络、期刊报纸等各大主流媒体和旅游电商加强合作,联合宣传营销达1.1万余次,百度“鄂托克前旗旅游”词条数量突破250万。
编辑: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