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深入秘境 萨拉乌苏河畔
来源:乌审文旅在线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2-12-19 | 2035 次浏览 | 分享到:


母亲河——黄河

孕育着华夏文明

一级支流无定河

过境内蒙古鄂尔多斯

成为萨拉乌苏河

  

萨拉乌苏河

 


  萨拉乌苏河床经过长期冲刷形成形状各异的八大沟湾:清水沟湾、滴哨沟湾、杨树沟湾、大沟湾、范家沟湾、杨四沟湾、米浪沟湾、三岔沟湾,古人类曾依“湾”而居。这里地貌奇特,被誉为世界级沙漠大峡谷,属典型的高原峡谷地形。萨拉乌苏河流一带,还是古老而灿烂的鄂尔多斯文明的发祥地。

  


  萨拉乌苏河的上游,有个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距今约7万—1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萨拉乌苏河湖沿岸水草丰茂,“河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其时间介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之间,他们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萨拉乌苏遗址

  


  萨拉乌苏遗址是我国华北地区黄河流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文化遗址,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层学、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也是中国首次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文化遗址,是著名的“河套人”、“萨拉乌苏文化”、“萨拉乌苏动物群”以及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河湖相标准地层萨拉乌苏组的发现地和命名地,被载入世界古人类、古环境、古气候、古生物、古地质研究的史册,这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远古驿站,也是东亚地区人类演化的重要场所,掀开了中国乃至远东地区古人类研究史的帷幕,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

  


  萨拉乌苏遗址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迄今为止在遗址范围内发现了旧石器文化遗址3处,人类化石出土地点9处,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出土地点22处,哺乳动物化石45种。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从默默无闻到被世人熟知,源于100年前的科学考察活动 。192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古地质及古生物学家桑志华赴萨拉乌苏河流域考察,在当地人指引下采集到一批动物化石和一块人类股骨,这里,由此载入人类历史史册。1923年,桑志华和另外一位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组成一支考察队在鄂尔多斯地区进行了为期25天的考察,在萨拉乌苏公园进行调查和发掘,发掘及采集的人类化石、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和一批石器、用火遗迹等,掀开了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序幕。其中一颗八、九岁幼童的左上外侧门齿化石,后来被加拿大籍解剖学家步达生定名为“Ordos Tooth”——“鄂尔多斯人牙”(40 年代译作“河套人”)。

  


  20世纪40年代,裴文中先生首先使用了“河套人”和“河套文化”两个专用名词。“河套人”以那颗“鄂尔多斯人牙齿”为代表,“河套文化”则由水洞沟和萨拉乌苏河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石制品为代表。

  


  1978年——1980年,中国科学院等有关单位进入萨拉乌苏遗址进行考察,并对范家沟湾旧石器地点做了正式发掘,出土石制品195 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器等。

  2004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中国科学院等有关单位对该地区再次重点进入米浪沟湾和滴哨沟湾进行多学科综合补充考察。

 


  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鄂尔多斯萨拉乌苏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和美、法、英、瑞士、韩国、印尼等国的100多位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博物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萨拉乌苏河畔,就萨拉乌苏遗址的地层、年代与环境、“河套人”的体质特征、旧石器文化、萨拉乌苏动物群等多个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和讨论。

  


  2021年,为配合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萨拉乌苏文化遗址的考古工作重新启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此项工作。

  

  

萨拉乌苏文化


  萨拉乌苏文化歌谣从远古吟唱至今,宛如一首悠长的文明之歌。

  萨拉乌苏遗址彰显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足迹,其以深邃、雄浑的文化底蕴,震撼着世人,古老而灿烂;

  萨拉乌苏生态旅游区,在建的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古老的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年轻而蓬勃。

  

萨拉乌苏旅游区

  


  萨拉乌苏旅游区以巴图湾水库、“河套人”文化遗址为依托,以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为背景,挖掘金沙碧水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资源独特、景色壮美、多种文化交融的北方旅游风景胜地。2013年萨拉乌苏景区被评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正在有序向前推进,更多“河套人”文化,即将与大家见面……

  


编辑: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