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长乐发现明代三朝名臣大型石刻
来源:云游长乐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2-12-21 | 1648 次浏览 | 分享到:


  长乐区文史爱好者陈秋兴与陈宝健,在长乐江田镇石门马湾山中的陈大濩墓附近,发现大幅石刻“陟岵”。多名长乐文史爱好者研究后,基本确认这幅石刻是陈大濩之子明代名臣陈省所书。这幅石刻的发现,填补了长乐《金石志》的空白。

  可以看到,这幅石刻“陟岵”高约两米、宽约一米,两个字风化痕迹明显。“陟(zhì)岵(hù)”出自诗经《魏风·陟岵》,有思念父亲之意。这幅石刻对面一百多米处,就是陈省之父陈大濩的墓。

  


陈省


  陈省是明代名臣,字孔震,号幼溪,祖籍江田,迁居古槐,长乐人,官至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与张居正、徐阶、叶向高关系密切,人称少司马。如今,长乐和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福州市文保单位司马第,即为当年陈省居住之地。

  


  陈省,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浙江金华府推官,安抚东阳饥民,平息义乌矿盗,政绩显著。嘉靖四十—年(1562),升任山西道御史,后巡按山海关。嘉靖四十四年(1565),巡按湖广。时明世宗欲费资亿万南巡,首相徐阶多次苦谏均未采纳。正当朝政危难之际,陈省上疏切谏,世宗览疏心动,对大臣们说:“御史言是”遂罢南巡之议。首相徐阶感叹不已说:“真乃一言回天也”。

  翌年,穆宗嗣位,陈省弹劾尚书霍冀、工官徐杲等人“为迎合先帝,费天下财力,当治罪。”穆宗处罚二人。太监张方占民田为皇庄,经陈省劾奏,庄田收为公有,制止横敛十三万金。隆庆元年(1567)辽王宪火节、楚王世子常冷横行不法,陈省劾奏,穆宗将二人囚禁,次年,任京畿学政,改大理寺少卿,后升任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提督操江,隆庆六年(1572)奉召入京,任右佥都御史。后改右副都御史,先后巡抚陕西、湖广,提督军务,任内裁撤文武冗员,上二十八疏,以功升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名相徐阶、张居正十分器重陈省,称其为官清正,敢于直谏,万历十―年(1583),陈省因与张居正牵连而罢官。

  明末首辅叶向高曾这样评说:张居正任用陈省,是有爱乡私心的,这是楚人的幸运;而陈省被张居正重用,是他本人的不幸,以陈省的才干器识,即使不遇张居正,也能青云直上,自致云霄,陈省因张居正而罢官是国之不幸,可谓“惟公惠楚,惟楚累公,于公何伤,国失栋梁”。陈省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邦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长乐司马第


  陈省归隐后,曾隐居武夷山九曲溪五曲附近13年。如今,九曲溪五曲和六曲之间的“云窝”“云窠”“云路”“云关”“云台”“留云”“栖云阁”“嘘云”“卧云”“白云深处”“云石堂”等以“云”为主题的摩崖石刻20多幅,以及五曲“五曲幼溪津”石刻,均为陈省当年在武夷山隐居时所书。


编辑: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