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门源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的重大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领域治理,全方位、全过程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努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门源样本。
扎实做好反馈问题整改。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全面启动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制定“巩固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和督导工作方案,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和充实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各治理点县级责任领导,按照“一企一策、一矿一策、一坑一策”的要求,规范清理整治“查、认、改、罚”各环节工作,实行“清单式管理”推进工作,新增治理复绿面积7327.06亩,完成巩固提升面积11671亩。全县42处矿山均已完成“三补一围”工作,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组和海东市交叉检查验收销号组省级销号验收评估,两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31件信访案件已全部办结,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落实施工工地“六个100%”扬尘控制措施,实现综合整治向整体保护转变,持续巩固全县空气环境质量;积极开展污染场地和废弃矿山为重点的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加强医疗废弃物规范处置和日常监管;持续做好3项门源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监测和5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县城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已完工通过项目验收并运行。持续推进农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及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巩固拓展“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成果,建成垃圾处理热解站2个,垃圾填埋处理厂2个,渣土填埋场1个,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的村庄占比达到90%,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决守好生态环境底线。积极践行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个“国之大者”,把全面推行林草长制作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生动实践,压紧压实各级林长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护林员作用,切实抓好巡林护林工作,强化防火防汛监测,及时排查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加强值班值守,保持政令、信息畅通,严肃工作纪律,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投入到生态安全上来,坚决守好生态环境底线,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全力推动林草资源管护、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年内完成国土绿化面积4.7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4.8万株,创建森林城镇1个、森林乡村2个,形成林村相依、林居相依、林路相依的生态空间布局。
编辑: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