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太快了,真是拿地即开工!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这种数十亿元的项目从计划到动工能用这么短的时间!”谈起赤峰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喀喇沁旗金投局局长郭亚军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我是从头跟过来的,从拿地到开工不到40天,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抓招商、搭平台,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要”
赤峰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锦山镇龙山村,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3356亩,计划总投资50亿元,分三期建设。据了解,该产业园建成后这里会形成世界先进、全国领先、区域高新设施农业技术装备集成创新高地,示范引领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形成工业化驱动、城市化驱动、农业现代化驱动、京蒙对口帮扶驱动融合创新增值龙头,带动喀喇沁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果蔬种业科技、设施农业科技、网络科技、信息科技、数字科技和智能科技发展;形成“现代农业+智能智慧”宏福智创综合体,服务面积可覆盖到赤峰市、全内蒙、北京市乃至京津冀区域的巨大市场;借助“宏福柿”品牌,喀喇沁旗番茄产值每年将增收12亿元,带动京蒙就业创业2000人左右,真正地实现服务地方、造福百姓。
记者看到,在喀喇沁旗这片充满可能的热土上,闪耀的未来项目之星远不只有赤峰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一颗,还有牛家营子镇赤峰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建设的内蒙古北方输变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万台套/年高低压配电装置建设项目、小牛群农畜产品加工园的肉鸭屠宰加工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这些动辄数千万元、近亿元的大工程也是秉承着“看好就拍板,拿地即开工”的“喀旗速度”,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在这片土地上迅速落地生根,开出经济发展的希望之花。
近年来,喀喇沁旗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要”理念,不断招大引强,加快引进各项重大项目的同时推进产业园建设,一方面聚焦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现代医药物流、新材料冶炼等特色产业项目,坚持差异化、精准化招商;另一方面加强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建设,着力打造高水平招商平台,推动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集聚。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喀喇沁旗27个招商专班和小分队不间断开展招商,2022年喀喇沁旗共引进招商项目92个,其中列入市级调度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103.66亿元,为赤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建队伍、育人才,做到“招商助企,人才先行”
“人才兴,则国兴”,县域经济的发展、招商效果的好坏也是同样的道理。“人才战略”是喀喇沁旗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招商引资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队伍建设上,喀喇沁旗积极组建4个旗级招商工作组、6个专项招商组、6个产业园区工作专班、11支乡镇街道招商小队等27个招商队伍,深入全国各地,夜以继日的开展招商工作。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自内,喀喇沁旗组织召开全旗招商引资大会、招商引资干部培训会、招商引资新闻发布会、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研讨会等大型学习及培训会议,从全旗经济发展现状、特色主导产业、招商引资政策、项目助攻方向、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对干部进行培训;由外,依托京蒙帮扶协作项目,组织194余名党政干部到北京、山东、浙江等先进地区开展现场教学,进一步开阔干部视野,提高干部能力。自内而外形成人才、政策、环境、智力、技术汇聚的“聚能环”,为招商引资工作注入动力源,全面推进全旗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的扬帆远航。
优环境、强服务,为引“金凤凰”栽好“梧桐树”
“在项目前期,我们就积极主动地协同各部门加快企业审批的各个流程,为‘拿地即开工’的顺利实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喀喇沁旗政务服务局局长郎需飞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协助推进审批改革,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努力提升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全力提振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信心及决心,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近年来喀喇沁旗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旗委政府相继出台了农牧业产业发展23条、工业园区招商引资10条、文旅融合发展14条等系列优惠奖励政策,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大力推动“锦事紧办”、“一次办”和“帮办代办”等服务,使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实现了让企业来得放心、留得安心、干得舒心。
再优质的种子没有好的生长环境也难以生根发芽,同样,企业引进来,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接下来,我们持续完善项目管家制度,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手段,实现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厚植一方热土,造福一方百姓,我们必定全力以赴将喀喇沁打造成产业福地、政策洼地。”喀喇沁旗委书记房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