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多项入围名单,门源县苏吉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上榜“省级乡村旅游特色示范点 ”名单,东川镇寺尔沟村、仙米乡达龙村被列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些特色示范点、重点村为门源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打响本土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推波助澜。
近年来,为全面推进因地制宜,特色凸显,差异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建设,门源县立足资源禀赋,上下协同发力,举保护旗、打生态牌、念旅游经,走绿色路,全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新旅游管理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将乡村旅游发展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生态农业等有机结合,依托乡土、民俗、自然等资源,重点建设具有山水依托、民俗文化、美食体验等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了门源鲁青园露营主题公园,培育了一批高品质的农牧家乐、休闲农庄旅游实体,引导农牧民开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采摘、畜牧养殖、特色美食和住宿等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走势良好,乡村旅游发展俨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下一步,门源县将继续探索乡村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带动作用,在苏吉滩乡、皇城乡、青石嘴镇、泉口镇等地,开展旅游民宿评标定级工作,大力发展特色民宿、休闲采摘、牧场体验等旅游业态。依托浩门镇头塘村、疙瘩村、西滩乡崖头村“田园农家”文化氛围,打造县城郊区村落“田园农家慢生活”农牧家乐示范点,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依托仙米国家森林公园资源和华热民俗风情,加快“一村一品”乡村旅游品牌培育,逐步将东旭村、达龙村、麻当村、珠固寺村打造集民俗体验、特色餐饮、休闲采摘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基地。按照“一沟一主题”、“一沟一特色”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模式,启动和推动麻当沟为以户外体验为支撑的“尖叫谷”、聚阳沟为以森林探索为支撑的“生态谷”,达龙沟为以休闲度假为支撑的“逍遥谷”,构建各具特色的产品体系,引导发展一批自驾车旅露营地、帐篷酒店、民宿客栈、星空营地等新业态,力争将门源建设成为省会城市高铁半小时生态庭院。
编辑: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