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春风和煦,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龙湾湖艺术小镇,随着“黄河大集”春游季的启动,小镇迎来了新一波的旅游热潮。
精美的砭石、核雕,糖画师傅现场制作的玉兔糖画,香酥可口的吊炉烧饼……沿着“山东手造”大集的街道,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此外,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行云流水的柳编技艺引得大家拍手叫好,在非遗传承人手把手地指导下,游客们沉浸式体验了鲁班锁拆装、扎染、陶艺拉坯、手工剪纸等非遗项目,兴致盎然地学起了传统技艺。
“随着旅游热季到来,我们积极协调全县文旅资源,常态化开展‘山东手造’大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同时还能助力村集体增收。”泗水县驻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工作队队长张腾飞说。
泗水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各类民间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手造”资源分布较多,表现形式多样,尤其以民俗、传统技艺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
近年来,泗水作为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将“山东手造”作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着力点、强引擎,依托龙湾湖艺术小镇文化“两创”示范点建设,打造了集“山东手造·济宁好礼”展示展销中心、“手造”创意玻璃房、“非遗”产品摊位、研学工坊四位一体的“山东手造”大集,已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展示体验新窗口、新地标、打卡地。龙湾湖艺术小镇也发展成为集文化艺术交流、创客孵化、文创产品研发、研学培训、美食体验、精品民宿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与康养综合体。据统计,2022年以来,龙湾湖艺术小镇已累计接待游客9.8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00余万元。
“我们将继续依托泗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坚持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非遗手造‘活’起来的同时,努力写好文旅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泗水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秋丽、冯帆 通讯员杜正义、张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