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宁城县:以花为媒撬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宁城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3-05-19 | 1488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赤峰市宁城县,有一株历经365年的陪嫁牡丹。它,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植物、一种生命力强的花木被广为传颂,而是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故事、一个民族融合的见证被传承。

 



  牡丹似有灵性,盛世如人所愿。这株国色天香、异乎寻常的花中之王,在公主后裔乌氏家族世代人的精心呵护下,以其文脉绵长的历史、盛久不衰的生机,在塞外小城——宁城县长皋村繁衍成令世人慨叹的“大观园”,绽放着万千观瞻者的“诗与远方”,也令无数文人墨客寄迹流连、慕名赋诗。

  “花开花落三百年,塞外和亲有遗篇;公主有灵当知否,国色更比来时鲜。”几百年来,“陪嫁牡丹”一直都是渗透在宁城人民肌理中的文化符号,成为人与自然交互的文化载体、人与历史交流的美丽纽带、人与先人对话的情感寄托。成为宁城独有、象征富贵、吉祥、幸福、民族团结的文旅名片。



  近年来,宁城县紧扣赤峰市委、市政府关于“五个发展”定位和“一线一环一带”部署,以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康养度假基地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不断加大燕山北麓•百里画廊创建工作力度,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的多业态深度融合。在农旅融合方面,围绕宁城“菜果牛”三大优势产业,不断拓展现代农林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功能,推出果蔬采摘、近郊露营等新业态,深化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在体旅融合方面,以紫蒙湖水上资源为依托,积极配合国家运动员水上管理部门开展好全国摩托艇大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在文旅融合方面,以农民丰收节、宁城苹果节、牡丹花节、大明庙会、紫蒙湖冬捕节等节庆活动为载体,做到月月有文旅促销活动、月月有文旅主题推介。

  5月20日开幕、为期五天的第三届宁城牡丹文化旅游节,成为宁城县继燕山北麓•百里画廊2023旅游之踏青季系列活动之后,奉献给全县人民和县内外广大游客的又一次高质量“文旅盛宴”。

 


  第三届宁城牡丹文化旅游节,依托“生态搭平台、文化展魅力、旅游聚人气、牡丹唱大戏”发展模式,除了开展牡丹观赏、牡丹系列食品、牡丹刺绣手工艺品、牡丹文创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之外,还推出了文艺演出、牡丹专题笔会、美食品尝、特色农家乐、媒体采风、摄影写生创作、拔河比赛、广场舞展演、卡拉OK比赛、剧团演出、皮影戏、徒步活动等活动,使之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窗口、推动地方经济的引擎、撬动文旅产业的支点。

  陪嫁牡丹所在的宁城县小城子镇,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内蒙古自治区文明镇、自治区林果面积最大的乡镇。凭借独特资源优势,牢牢把握“打造红色旅游名镇,建设塞外林果之乡”发展定位,围绕皇家陪嫁牡丹园、葫芦峪红色景区、文冠果古树群、清格尔泰纪念馆以及万亩林果采摘观光园,着力打造融观赏游玩、生态休闲、采摘体验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带动更多农民参与文旅产业,不断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效益”,绘就了有文化、有产业、有风景的乡村振兴画卷。目前,正在通过项目拉动、活动助力,着力将长皋村打造成为小西线旅游路线上每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的主要游客集散地。



  “牡丹随处有,陪嫁独一家”。门庭若市的人流、络绎不绝的游客,看的不仅是花,更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