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是我国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磴口县将于华莱士节期间在北海湿地景区举办龙舟赛。群龙竞渡,水上狂飙,满满的“速度与激情”。
磴口北海湿地龙舟赛 邢皓/摄
大家知道龙舟的习俗
是因何而起的吗?
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说法,一说纪念屈原,二说是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三说与越王勾践有关,民间莫衷一是。流传最广的是屈原说,《隋书·地理志》里记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汩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为竞渡之戏,迅楫齐驰,棹振水陆,观看如云。”
屈原的故乡,湖北省秭归县乐平里。
但其实,龙舟作为一种起源于中国且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体育运动之一,它的出现比屈原所处的年代要早得多。
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淮南子·齐俗训》中亦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休闲时又相约划船竞速,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
近年又盛传龙舟源于湖南西北部沅陵之说。《沅陵千年龙船》一书里,收编了104篇作家、学者对沅陵龙船的系统性论述。据介绍,沅陵龙船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下6儿6女,儿女互相婚配,繁衍为苗、瑶、侗、土、畲、黎6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林密,巫师不知他魂在何处,就让各族人打造一条龙船,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沅陵龙舟起源于5000年前,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3000多年。
其实,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龙舟的传说都有所不同,当地人们也赋予了赛龙舟不同的寓意。比如,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人民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随着全民运动意识的不断增强,龙舟赛在北方的普及度也越来愈高,龙舟赛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所代表的团结协作和向上进取的精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