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风水宝地——水磨沟
来源: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3-08-14 | 2087 次浏览 | 分享到:

  水磨沟原来叫着旱磨沟,当年王母在天池洗澡,因为仙女瑞香为其梳头时不慎打碎玉梳而下放人间,还要接受惩罚,被贬下人间的瑞香变成蝴蝶也没有逃脱王母的不依不饶,何仙姑为了救她,收拾了王母派来的蜘蛛精,王母恼怒又收拾何仙姑,将其发配到旱磨沟磨面。天池龙王为了帮助何仙姑消解磨面的辛劳又被王母加害,龙王真性情至死不低头,为了缓解磨面的辛苦,专门将天池水引流到旱磨沟,冲刷出一条蜿蜒曲折的河,便成为了水磨沟。



  水磨沟因为水磨沟河的水而具有了灵性,它就像游离于时间之外的一块风水宝地,这里的幽静和神秘都是按照其固有的秩序而运行。车过六道湾往东约20分钟的路程,心中带着一点悬念的心理,我在为这里设想着多个诗意的打开方式。而大门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香妃石”,既为我的设想划上了句号,也开启了下一个段落的起笔。我发现了香妃的故事,传说当年的一位叫香妃的喀什姑娘去京城经过这里,在温泉沐浴,而留下了“香妃出浴”的佳话,如今,这样一尊大石矗立于大门里的正方,也有着镇山石的寓意吧。



  我们沿着水磨沟两岸小径往前走,偶尔从草丛飞起的几只鸟儿落在高处的石壁上,它们的存在就像原著居民生活的在场。毫无疑问,我是怀着对于这里的诗意而到来的,刚才存在于心中的悬念正在一点一点脱去外衣,取而代之的自己身临其境补充了那些想象的留白。我喜欢的翰文岭的石刻,以及石刻的内容,或者说古人留下的诗句。而这些留下诗句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是被遣戍边而来,他们以异乡他者的身份进入到了这里的时光,并留下了黑白的底片。


  我们沿着河流而上,一群群金黄的鱼儿抱团逐流而上,好不自在,沿石壁前走,一个小石潭有水流不断滴进潭里,水声激越清脆,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即使是顽石,如果上面种活了树木或者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赋予其灵气,一座看似平静的山,因为有了水流,也就活起来了。显然,石刻所说的巨石,就是进门处的香妃石,而旱磨沟有了水,这里生长了苍松翠柏,自然就生机无限。



  如今,时光深处的水磨就像一位会讲故事的老人,他的每一声喘息,都隐含着一种生命的未知和答案,阅读河山水磨沟,让我感受到了水磨沟的叙述与人们的阅读角度存在的差异。人们试图以功利的行走来获得对于这里的理解,而水磨沟却坚持用古朴和纯净来叙述自己留存的故事。当年,在这广袤大地上,遍地金黄,麦浪泛着麦香,水磨沟河上的河流上的水磨,在流水的动力下,古朴的木轴转动声化而为大自然的天籁日夜弹奏不息,伴随着人们丰收的喜悦歌舞,洁白的面粉从磨盘四周淌出来,那是一副多么古朴而美丽的图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