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2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北京市民委主办,北京市大兴区民委、阿拉善盟委统战部、盟民委协办,额济纳旗委统战部、旗民委、旗教体局、团旗委共同承办的“京蒙少年手拉手 航天精神代代传”青少年交流研学活动在额济纳旗举办,来自北京、呼和浩特优秀师生代表共45人参加活动。
一大早,额济纳旗各学校师生们早早守候在火车站,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送上鲜花、献上哈达。额济纳旗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宝力德代表额济纳旗向师生代表表示欢迎。
在研学活动中,师生们先后参观了额济纳旗博物馆、巴彦陶来苏木农垦收藏室、东风航天城、蒙古族毡绣非遗工坊、胡杨林、黑城遗址等地,深入了解额济纳的人文历史,近距离感受载人航天精神。
北京市大兴区永华实验学校李梓琼说:“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发现中国航天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不为个人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用汗水和热血在大漠深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也体验到了额济纳当地的风土民情,品尝到了当地的特色美食,令我印象深刻。”
在东风航天城,师生们走进航天英雄们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仔细聆听过去的故事,当听到一代代航天人扎根戈壁、隐姓埋名,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青春和热血,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通过实地观摩和现场讲解,师生们还了解到额济纳各族人民为了支持祖国航天事业“三易旗府”的动人故事,感受额济纳人民根植于心的责任担当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这次研学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丰富的知识,还交到了来自额济纳旗和北京的朋友,特别开心。”呼和浩特市苏虎街实验小学刘帅阳说。
几天的相处让京蒙两地的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之际他们互赠了礼物,额济纳旗学生李雨萱、巴依尔玛说:“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懂得分享和互助,还收获了满满的知识。”
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的开展,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通过“结对子”研学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充分交往、交流、交融,让同学们研有所得、学有所获。
“下一步我们会总结经验,争取常态化开展两地‘结对子’交流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青少年相互尊重信任、相互包容欣赏、相互学习帮助。”额济纳旗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宝力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