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兴安盟打造“1+7”红色旅游体系
来源: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3-08-28 | 1090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的实践地,兴安盟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红色旅游发展新路径,创新打造“1+7”红色旅游体系,培育一批符合“商、养、学、闲、情、奇”社会新需求的产品业态,让“红色名片”更加闪亮。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兴安盟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取得良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即夯实一个发展基础

  兴安盟持续强化对红色场馆的保护利用,不断夯实红色旅游发展基础。近年来,争取资金1754万元,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礼堂旧址、兴安中学礼堂旧址、内蒙古日报社旧址等红色场馆进行了修缮。同时,推动红色场馆创建A级景区,让红色场馆更具旅游吸引力。目前,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成功创建3A级景区、兴安第一党支部成功创建2A级景区。






  “7”,即打造七个创新业态

一、推出“红色打卡地图”

  制作发布“兴安盟红色打卡地图”,“点亮”域内13处红色遗存,通过不同类型的图标进行标识,并嵌入红色资源图片、简介等相关信息,便于游客“打卡”。

  



  二、推出“红色文创产品”

  创新红色文化表现形式,促进红色文化、特色创意设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将抽象的红色文化转化为有形的文创旅游商品。目前,全盟形成7大类60余种红色文创产品。

  




三、推出“红色剧情游戏”

  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植入红色剧情游戏《红色兴安》,以当下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解锁红色教育新方式。该剧情游戏围绕1929年—1949年兴安盟历史发展,通过“沉浸式体验”和“跨时空对话”,引导游客重温峥嵘岁月,将红色基因植入游客内心。

  



四、推出“红色精品线路”

  推出“兴安精品红色”游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擦亮红色品牌。同时,将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与生态建设、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让红色旅游成为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精神的过程。

  



五、推出“红色研学旅游”

  依托革命文物、纪念设施、红色剧目等红色资源,开展体验教学、主题党日等活动,因地制宜开辟“第二课堂”,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同时,各家旅行社开发红色研学旅游产品,今年以来共组织红色研学团队23团次、1500余人次。

 



六、推出“红色演艺剧目”

  红色演艺是兴安盟创新红色旅游的路径之一。通过沉浸式演出,让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深度融合。先后打造红色情景剧《半扇门板》《乌兰河畔的红树林》以及《半扇门板》的续集——《那年花开》等,采用现实与历史相结合的手法,融合运用缅怀追忆、时光穿插、现场互动等多种表现形式,让红色旅游内涵更丰富。截至目前,各红色剧目共演出56场次,观众达到17000余人次。

  


七、推出“红色宣讲活动”

  通过创新开展小小讲解员、红色故事宣讲“七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今年以来,共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共18场次,受众达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