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土默川上盛开非遗民俗花
来源:敕勒川文旅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3-10-13 | 981 次浏览 | 分享到:

  扇法多变、神情妩媚、身段柔美、步伐轻盈,这样形容平志方男扮女装的“拉花姊”毫不夸张。土右旗双龙镇祁县营村的平志方不仅擅长二人台山曲,他的秧歌舞蹈歌唱技艺更是堪称一绝。



  平志方是民间社火跑圈圈秧歌的非遗传承人。他经常被邀请到十里八乡传承这项技艺。不仅双龙镇,美岱召镇、将军尧镇的数十个村,都留下了平志方传承的文化印记。

  将军尧镇腊卜村文化大院院长武仙桃告诉记者,自己居住的乡村蒙古族村民较多,没有见过这样的社火舞蹈。祁县营村的这个跑圈秧歌载歌载舞,受到蒙古族乡亲的喜欢,所以在闲暇时间,就请平志方教他们走步、传唱,同时还交流二人台和山曲儿对唱。

 


  平志方如今所在的双龙镇祁县营村,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同名。祁县营村的跑圈秧歌和山西祁太秧歌基本相同,来自农民田间地头传唱的小曲,以农村的生活故事为表现内容,曲调优美动听,语言生动活泼。

  


  相传康熙年间“走西口”移民潮开始,祁太秧歌等民间艺术随着人潮流动,从晋陕地区渡过黄河向北流传至土默川地区,与当地文化相互借鉴、交流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跑圈圈秧歌并在土右旗流传至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右旗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人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得到薪火相传。土右旗文化馆非遗中心张亚萍告诉记者,土右旗现已建立四级非遗代表性名录体系。到目前为止,共有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8项,其中国家级1项,自治区级12项,市级39项,旗级48项。成功申报旗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3人,其中自治区级18人,市级39人,旗级6人。

 


  如今,在土右旗,二人台、打坐腔、蒙古族婚礼、踩高跷、脑阁、三节棒、摔跤人、剪纸、茶汤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绚烂的姿态绽放。

  在土右旗举办的金杏节、消夏节、二人台文化艺术节等各类节庆活动中,土右旗非遗项目吸引了大批群众驻足欣赏。

 


  包头群众学会会长、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服务专家库成员白凌空表示,土右旗是非遗传承的一方热土。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西口文化的这种执着,把元宵节社火别具一格的传统活动保留至今。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能去表演跑圈秧歌踢鼓子,这些是他们的心里头的记忆。这在其他地方已经消失不见。

  非遗民俗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绽放盛开,成为土右旗民族团结的灿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