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在阿拉善盟乌兰牧骑排练大厅,队员们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身姿挺拔、步伐灵动地排练着编导额日登塔娜创作的新作品《晒秋》。
“我们这个新作品主要通过载歌载舞话‘丰’景、展‘丰’貌,充分展现党的惠民政策给农村牧区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表达广大农牧民朋友喜获丰收的欢快心情。”额日登塔娜说,“六年前,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一直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守正创新、服务人民,不断创作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总书记回信以来,阿拉善盟全体乌兰牧骑演员和各地群众热情澎湃,反响热烈!
2017年11月21日,是每个乌兰牧骑队员深深铭记的一天。这天,总书记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勉励乌兰牧骑队员要扎根生活沃土,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六年来,我盟4支乌兰牧骑队伍的200余名队员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履行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作、创新六大职能,长期活跃在基层,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及各类惠民政策、科技知识等。
初冬的阿左旗乌力吉苏木温都尔毛道嘎查,气温已降至零下。听说阿左旗乌兰牧骑宣传小分队要来演出,54岁的朝勒门和老伴儿早早便在自家院里等候。相隔二三十公里的邻居们也陆续赶来,一同欣赏乌兰牧骑小分队带来的独唱、舞蹈、器乐演奏等精彩节目。朝勒门激动地说:“乌兰牧骑队员们不仅带来了好看的节目,还让我们了解了党的好政策。”
近日,阿左旗乌兰牧骑宣传小分队还驱车奔赴戈壁深处,沿着“搓板路”来到戍边夫妻警务室、乌力吉边境派出所及堡垒户家中,用“宣讲+文艺”的形式送去党的“好声音”。演出后,队员们与牧民群众围坐在一起,讲政策、聊热点、谈心得、话感想,气氛十分热烈。“我们既是演员,也是宣传员,深入农牧区讲好身边故事、传递党的声音是我们的职责。”队员其格其说。
总书记回信以来,阿拉善盟各乌兰牧骑多措并举,认真贯彻落实回信精神!
据了解,自总书记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以来,全盟各乌兰牧骑累计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部队哨所、学校企业、机关单位等开展各类宣传演出2803场,年均下基层演出400场,惠及群众达97.1万人次,为高质量文艺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2017年以来,各类反映社会新风尚的优秀文艺作品应运而生,我盟4支乌兰牧骑队伍创作推出舞蹈《大漠印记》《黄河》、歌曲《再唱赞歌》《爱在阿拉善》、小品《边眼》《幸福像花儿开》、快板《人民江山万代红》《党的光辉暖民心》等作品共404部;大力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复排提升剧目《东风—呼啸起》《胡杨红》《阿拉善传奇》等,为展示地方文化、提升阿拉善知名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东风—呼啸起》《胡杨红》《搏克·夏力宾》等一批优秀剧目荣获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扶持和表彰;舞蹈《传承》、小戏《空巢老人》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萨日纳”奖;舞蹈《大漠印记》荣获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等殊荣。
今年,全盟各乌兰牧骑积极推进“网上乌兰牧骑”建设,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文艺展演、宣传演出、直播等活动,共发布视频407部,点击量达273.9万余次,将好政策、好声音、好故事通过互联网传播到乡村牧区、千家万户。阿拉善盟乌兰牧骑全新推出法治乌兰牧骑“党建+小剧场”全新宣传品牌,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融入短小、活泼、通俗易懂的短剧节目中,促进党建与业务互联互动,将“小舞台”变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大阵地”。
展望未来,全盟各乌兰牧骑队员纷纷表示,将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初心,立足北疆文化丰厚的沃土,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持续通过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节目,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让“红色嫩芽”生生不息、枝繁叶茂。